
6月29日上午,全国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、教育部新工科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、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教授应我院邀请,为我院教师作“化工专业内涵建设”报告,并参与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。会议在综合实验大楼411会议室进行,由学院副院长仪桂云教授主持。
报告中,夏淑倩教授详解化工专业内涵建设,她指出,化工行业正向“人工智能+”方向延伸,人才需具备化学工程与信息技术、大数据等跨领域知识;企业更看重实际操作技能,高校需加强项目式学习、实习实训环节;通过共建产学研合作单位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。因此,人工智能时代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需围绕跨学科融合、实践能力培养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三大核心方向转型,助力新工科教育发展。
在培养方案论证环节,各专业负责人依次就专业培养目标、课程体系建设、实践教学安排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。夏淑倩教授对我院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充分肯定,认为方案整体设计科学、目标清晰,数字化发展方向贴合时代需求。同时,她对2025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细致剖析,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。着重指出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,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,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。建议深化校企合作机制,联合开发特色课程资源,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实效。
此次会议的圆满召开,不仅为我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新思路,更通过构建“产-学-研”协同创新机制,为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注入新动能,助力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